質量是LED驅動之殤
LED驅動電源的可靠性是其無法擺脫的陰影,長期以來飽受行業詬病。根據權威統計,由LED驅動電源失效所占的燈具失效比例,至少不會低于60%。為何電源的失效比例會如此之高?筆者認為,主要有下面三方面原因。
LED驅動電源配件占燈具配件數量比例高,這是LED驅動電源失效比例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下面兩張圖是燈具配件與驅動配件在整燈中的大概比例。
圖片來源:2015阿拉丁照明論壇·賽爾富電子有限公司PPT
圖片來源:2015阿拉丁照明論壇·賽爾富電子有限公司PPT
正如賽爾富電子有限公司電源事業部技術副總經理章聞天在阿拉丁論壇上所言,通過上面圖片,我們可以粗略統計,一個燈具和一個電源部件數量比大概是12:70的比例。無論對LED燈具還是電源來說,它的失效模型實際上是一個正相關的模型,就是說,如果系統中所有的部件都正常工作的話,那么,整個系統是正常工作的。反過來說,如果任何一個產品部件失效的話,那么這個產品也就失效了。
從這個層面而言,電源高達60%的失效比例,也就不難理解了。同等工藝水平的一個燈具,部件數量比例高的驅動,失效比例高可以說是一個情有可原的客觀事實。而且,燈具外殼以及散熱器等塑料或金屬部件,相比于驅動電源內部復雜的電子元器件,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發生失效的概率,似乎也較低。
那么問題來了,是不是LED驅動電源的失效,就可以變得理直氣壯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企業的品質把控缺失與惡性競爭才是LED驅動電源的罪魁禍首。
從目前實際的使用情況而言,LED驅動電源失效比例高,而且一般發生在6個月至1年的時間內,部分甚至更早,失效的時間遠遠早于其余部件。這種現象,可以直接反映出LED驅動電源產品品質與其他部件之間的差異。
入門門檻相對較低,導致了LED驅動企業質量良莠不齊。芯片與驅動作為LED燈具中含有電子元器件的組件,芯片核心技術被眾多國外巨頭壟斷,想要涉足,要么獲得授權,要么自主創新,對于企業的規模、資金、人才等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涉足芯片的企業,往往規模龐大如三安、華燦等等。反觀LED驅動,上述門檻相對較低,甚至小作坊企業,在驅動領域也屢見不鮮。
當然,LED驅動電源領域也不乏規模龐大的企業如明緯、茂碩等,但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企業數量一多,就難免會因搶食而引發價格競爭甚至惡性競爭,跑馬圈地在所難免。
監管力度缺失導則是LED驅動電源失效的另一重要原因。眾多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因缺乏相關的監管而統統流入市場。這其中,行業的檢測認證機構,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一部分監管部門的角色,但是有一部分認證機構,常出現出售報告的現象,直接給劣質產品打開了進入市場之門。
有效的成本控制是立足之本
經過2014年年底和2015年年初的的一番合并潮之后,行業向集中化邁進了一大步。2015年光亞展上,不少大牌照明企業開始發力,如佛照、木林森等,市場爭奪即將進入白熱化,價格戰愈演愈烈。
因為市場發展,LED電源銷售的價格在不斷下跌,基本上是每年以20%的水平在下跌,現在達到了0.5元/W的程度。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一個電源如果要銷售的話,實際上它存在一個很大的壓力就是成本上的壓力。
說到成本的控制,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德力普。作為一個成立不到十年的企業,能享有目前的行業影響力,德力普對于生產成本的把控可謂功不可沒。德力普將大部分生產外包出去給中小型企業,不但降低了自身的生產與庫存成本,同時也保證了自身對于產品與生產的控制。憑借這種模式,德力普的產品性價比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在行業迅速滲透,品牌影響力逐步上升。
做專做精的細分領域將大有可為
像明緯、茂碩等企業,目前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建立了自身渠道網絡,而新入者想要有所作為,不得不面對這些大牌企業的壓力,尤其是成本上的壓力。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面對著這些在渠道上已經深深扎根的企業,規模、資金、人才等方面都無法與其競爭,唯有另辟蹊徑。專注細分領域是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LED驅動領域也不例外。
珠海市金興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歐陽雪峰表示,其實目前驅動領域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加上產業標準缺失,整個行業亂象叢生,大牌驅動企業在業內已經樹立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不管是目前亦或是未來,細分領域都是眾多中小型LED驅動企業避開市場紅海的一個好去處。金興專注于戶外大功率防雨驅動,“防雨”與“防水”一字之差,功能卻大相徑庭。與傳統全封閉式的防水驅動不同,防雨驅動頂部與四面實行密封,而底部則是開放狀態,雖然相比于傳統的防水驅動只少了一個底面的密封生產,但成本卻下降了一倍。
此前被炒得火熱的“去電源化”,其實同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叭ル娫椿弊鳛長ED驅動的未來,筆者并不認同,LED本身以及目前實際的用電情況,決定了LED驅動電源存在的必要性,而且“去電源化”面臨著無法應用到大功率產品的問題。但作為一個細分領域應用到中小功率上,“去電源化”將大有可為,尤其是“去電源化”對于成本的控制,有利于企業在中小功率應用上的競爭,如商業照明與家居照明產品。
隨著行業的發展以及替換潮的到來,LED的應用也會更加廣泛,未來更多的定制化產品將會不斷涌現,眾多的細分應用,正等著企業去開辟。深耕細分領域,做專做精,企業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智能的驅動控制是未來的趨勢
自從谷歌收購NestLabs,智能照明可謂一夜爆紅。今年的展會現場,各式各樣的智能照明產品讓人應接不暇。根據Cisco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500億的智能設備聯網行業總產值屆時將高達19萬億美元。
毫無疑問,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智能照明將會持續火爆。受此影響,基本上所有的LED驅動企業都已逐漸開始涉足智能驅動控制,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從展會現場以及論壇來看,LED驅動鏈條幾乎都已在智能照明鋪天蓋地的勢頭下紛紛“失陷”。
反觀市場,擺在消費者面前的產品,則被詬病為“智能不智”而且操作起來手續繁多,倍感勞累,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LED驅動的問題。當然,這并不是說LED驅動電源無法實現“智能”的功能,恰恰相反,對于智能照明已經沒有技術瓶頸,業內似乎已經達成共識。
真正阻礙智能照明落地實施的,是相關標準的確實,以及眾多大牌企業因欲建立自身閉合生態圈而進行的跑馬圈地和關卡設置,“智能”之概念,已不是LED照明所獨有,而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巨頭的跨界進入照明行業,LED驅動企業是成為智能驅動控制的標準定義者,還是成為智能照明鏈條上的一個供應商,這才是驅動企業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