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板塊
照明工程相關業務情況:
2023年,大型的整體亮化項目依舊難覓其蹤,而城市更新、文旅夜游、商業地產、智慧路燈等項目取而代之成為主流,但項目碎片化定制化趨勢更為顯著,不僅對相關廠商的設計、執行、服務、供應鏈整合等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業務也更趨于分散。疊加地方財政緊縮與能耗雙控壓力,照明工程行業依舊承壓。
反映到業績上則是企業營收普遍進一步下探,20家照明工程板塊上市公司中,其照明工程相關營收總額為不到33億元,同比下滑18.7%,上市公司照明工程業務2022年總營收為40億元,而2021年這個數字為70億元,特別是疫情流行和政策下達前的2019年更是達到了近100億元。其中3/4的企業營收下滑,更有半數企業下滑超過50%;但是平均毛利率表現尚可,為25.77%,比2022年提升了4.58個百分點,艱難回暖。
照明工程業務排行榜:
照明工程板塊前10名上市公司相關業務總營收為29億元,同比下降18.1%,占2023年整個照明工程行業規模的不足10%,產業集中度較低,隨著工程項目碎片化定制化趨勢更為顯著,業務也將更趨于分散,這種狀況也將較長時期存在。
照明工程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情況:
20家照明工程板塊上市公司總體業績:
營收方面,
50%的企業下滑,40%的企業兩位數下滑;
凈利潤方面,
50%的企業下滑,且均為兩位數下滑,其中4家由盈轉虧;
扣非凈利潤方面,
60%的企業下滑,45%的企業兩位數下滑,其中5家由盈轉虧;
虧損企業方面,
占整體的55%,總虧損額逾9億元,減虧4億元,乍暖還寒。
研發情況:
照明工程上市公司中,研發投入占總營收比重最高的為智達光電、名家匯和奧拓電子,均超過10%,較大程度是因為營收下降較多所致;光顯巨頭洲明科技2023年度新增專利最多為306項,其中61項為發明專利,當然其中多為顯示相關專利;研發人員占總人數比重方面,智達光電、漢威光電、九洲光電等新三板企業名列前茅,均超過30%。
效率情況:
管理投入占總營收比重方面,名家匯高達77.81%,遠超均值;員工總數變化方面,羅曼股份以增加近30%的員工拔得頭籌,而智達光電則人數減少近40%;人效比方面,國資背景的南網能源和四聯交通分列前二,其中最高的南網能源人效比高達560萬元/人,是均值的4倍多,也是最低人效的18倍。
銷售情況:
銷售投入占比方面,海洋王以38.93%和名家匯以31.54%的銷售投入占比高舉前二,當然前者是因為特殊渠道,后者是因為近年來營收大幅下滑;占比最低漢威光電僅有0.45%。銷售人員占比方面,仍是海洋王以共2187名銷售人員,占總人數比68.15%遙遙領先。
數據小貼士:
據筆者統計,193家照明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中,
有22家上市公司具有國資背景,占比超過10%;
有30家上市公司近年來布局了海外產能,占比超過15%;
有39家上市公司近年來進入新能源領域,占比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