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城市環境建設處原處長謝少波的書架上,放著第一、第二屆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圖冊,木棉花、五羊石像等“羊城意象”印在圖冊封面,與絢爛煙花狀的燈光節logo相得益彰。
廣州功能照明和景觀照明是城市環境建設處負責的主要工作,謝少波如數家珍地向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介紹著燈光節的“前世今生”,2011廣州國際燈光節作為首屆廣州國際燈光節,呼應了廣州市“十二五規劃”所提出的建設“低碳廣州、智慧廣州、幸福廣州”的指導思想,轉眼十年過去,廣州國際燈光節已儼然成了一張溢彩流光的“廣州名片”。
謝少波 受訪者提供
誕生:緣起亞運 光耀花城
廣州國際燈光節創辦于2011年,作為中國第一個由城市主辦,企業承辦,市場化運作,集光影科技、藝術演繹與節能環保理念為一體的大型國際性燈光盛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屆。
“現在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已經成為市民喜聞樂見的節慶活動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成為城市審美的一個重要載體、廣州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這也正是我們當初創辦燈光節的初衷?!被赝麃頃r路,謝少波對十年前創辦燈光節的故事仍然記憶猶新。
謝少波介紹,早在1998年7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的李長春就對廣州市城市建設提出了“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到2010年一大變”的發展戰略,廣州景觀照明逐步“亮起來”。2009年6月, 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的汪洋進一步提出了“天更藍、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靚、城更美”的要求,廣州城市景觀照明經過迎亞運的精心打造,開始了由“亮起來”到“美起來”的轉變,實現了質的飛躍。
首屆燈光節場景
以珠江為舞臺,以城市為背景,十年前的亞運之夜,海心沙島化身亞洲“和諧號”巨輪,披著煙火與流光造就的禮服從中國南大門,珠江入??隈傁驀H。廣州塔幻化成一棵聳入云端的亞洲生命之樹,燈光驚艷了市民的雙眼,也滲透進了人們的心中。
“如何將2010年亞運會燈光一夜成名的高潮保留下來,保證市民們天天都有精神食糧呢?” 這個問題困擾著當時的一眾城市建設者們,在經過了許多思想碰撞后,基于廣州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大都會地位,結合廣州的規劃目標與照明情況,廣州市提出了創辦“廣州國際燈光節”的設想。
“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創立,是眾望所歸,更是水到渠成。謝少波告訴記者,廣州在照明方面的雄厚產業基礎是設想得以成真的先決條件,“在成功主辦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之后,廣州市主要地段永久固定景觀照明設施已比較完備。此外,廣東作為全國照明行業基地,照明產品占據了全國70%的份額,這些都為廣州國際燈光節創造了基礎條件”。
首屆燈光節場景
“一個優秀的現代都市必定蘊含了科技、人文與生態三大內涵,而燈光節就是這三者的匯聚,是廣州科技實力、人文底蘊和生態環境的展現載體?!敝x少波表示,從首屆廣州國際燈光節到十周年,廣州國際燈光節一直以嶺南文化為內核,展現中國東方的文化色彩;以科技元素為驅動,強化廣州的科技實力;以低碳理念為底色,推動燈光節實現可持續發展?!盁艄夤潅鞒辛耸?,形式和載體在變,但是這三大內涵與文化內核一直都沒有改變?!?/p>
“作為曾經城市建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到如今的見證者,我們很高興看到燈光節的理念一直在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者給廣州這座老城市不斷注入了新的活力?!敝x少波說。
對話:十年燈光節的建設者與見證者
談特點
記者:廣州的夜既有著燈光之美,也有著文化和哲學之美,您認為廣州的景觀照明有哪些獨特的魅力和特點?
謝少波:近年來城市建設步伐不停,城市建設不斷向精細化、品質化推進,日間藏于花海的廣州顯得生機勃勃,夜間珠江兩岸及城市中軸線等景觀照明使城市更具魅力。日間活力四射、夜間靜謐撩人,城市環境舒適宜人,這就是廣州。
目前廣州景觀照明近暖遠冷,光色層次豐富,在強調主題的背景下,植入了現代的動畫元素;大量使用節能燈具,既高效又節能,滿足環保要求。特別是2017年在江灣橋至海珠橋區間20多棟建筑物增加了主題動感、動畫燈光,在珠江新城近70棟建筑頂面增加了第五立面燈光演繹,這個演繹方式在世界范圍內應該是第一個,這使廣州景觀照明躍上了立體式發展的新階段。
為落實廣州市十三五規劃關于優化提升“一江兩岸三帶”珠江景觀帶戰略以及《廣州市城市景觀照明專項規劃(2015-2020)》的安排,廣州景觀照明進行了再一次的改造提升,實現了“動起來”的轉折,邁出了用科技點亮廣州之夜的步伐。
同時,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在景觀照明建設方面始終按照突出廣州特色,打造國際照明品質的總體要求進行設計。漫步珠江,不僅可以觀賞到珠江新城CBD區域城市夜景的璀璨奪目,絢爛多姿,也可以觀賞到江灣區域的動態演繹,通過動畫內容展示出來的廣府文化和嶺南特色,更可以觀賞到沙面公園等區域通過燈光所展示的夜幕下靜謐的美。
首屆燈光節場景
記者:作為全球三大燈光節之一,廣州國際燈光節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謝少波:如果說功能照明是一種責任,確保城市安全和有序,占據著道德的制高點的話,那么廣州國際燈光節展現的便是藝術、哲學、交響詩,彰顯著城市的審美情操和哲學氣質。
我個人認為,廣州國際燈光節與其他國際上的燈光節不同之處在于舉辦的模式不同。廣州國際燈光節一直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以政府的名義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承辦單位,整合市場資源,引導企業參與,走市場化道路。通過成立政府各職能部門組成的組委會及其辦公室這種模式,使燈光節期間在組織、宣傳、概念策劃、施工圖設計、監理、設施保障、維護、安保、水電費等基本的公共保障工作得以保證,又使得承辦方可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進行商業運作,獲得收益,彌補商務支出。這是我們的政治優勢和體制優勢,其他兩大燈光節應該無法模仿。
科技與藝術結合,產業和文化聯姻,這是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又一特點。每屆燈光節的創作與實施,都展示著廣州的產業實力、創新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和市民的社會責任。燈光節的主旨“燈光,讓城市更美好”,所包含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燈光本身,不僅在于拉動旅游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日益創新的燈光設計引領光電產業的發展,引領整座城市審美意識的提高,展示整座城市甚至是國家文化軟實力。
記者:您認為,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國際”體現在了哪些地方?
謝少波:燈光節的“國際”,是一個機會,以燈光節為契機,駐穗總領事館和廣州國際友好城市的友好外賓們有了更了解廣州,加強國際聯系和經驗交流的契機。第一屆國際燈光節開幕式時,有39個國家駐穗總領館及5個國際友好城市共128名外國嘉賓參加了開幕式。2015年,廣州國際燈光節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2015年國際光年特別推薦活動。
燈光節的“國際”,是一種載體,以燈光節為載體,推動廣州特色、廣府文化走出去,國際經驗引進來,促進廣東、廣州的燈光作品與里昂、悉尼等地燈光作品的交流。我們推動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大型燈光、音樂互動藝術裝置《雨打芭蕉》走向里昂,該作品擺放在二千年前的世界文化遺產地——古羅馬劇場上展出,《雨打芭蕉》這個大型燈光音樂互動裝置也深受法國人民的喜愛。近幾年來,廣州國際燈光節正在日益加速成為聯通國際的文化藝術交流橋梁。
燈光節的“國際”,更在于它的影響力,向世界展現了廣州在燈光照明方面的實力和廣州的城市新貌。里昂市長、法國前內政部長科隆先生帶領幾十個國際城市的代表來參觀廣州原創作品《雨打芭蕉》時,對這個作品作出高度評價,《雨打芭蕉》也被評為里昂燈光節最受歡迎的四個作品之一。
談意義
記者:從一名曾經的城市建設者的角度,您認為廣州國際燈光節舉辦的意義是什么?
謝少波:廣州國際燈光節舉辦的意義有五個方面。
一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二是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生活的需要,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三是提高城市品質,提高城市審美情趣的需要;四是促進城市文旅發展的需要,帶動廣州旅游消費,提升廣州城市形象。
在我看來,廣州國際燈光節除了這四個方面的意義之外,還有一個其它城市所沒有的社會邊際收益,這就是公民意識的培育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在征集作品、參觀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社會參與,努力調動、發動各方力量發揮主人翁意識,突顯廣州市民的主體作用,在應對各種公共危機及安保管理、文明參觀上,廣州市民、社會、知識分子、媒體、公務員、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在各項互動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法治精神、社會責任、公民意識、理性平和、寬廣胸懷與包容是廣州國際燈光節的溢出效益。通過這種效益,實實在在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記者:后疫情時代,廣州國際燈光節十周年位于這個特殊節點,有著什么特殊意義?
謝少波:像燈光節這樣的盛會,對安保力量、疫情防控來講都是需要考驗的事情。
在世界大型賽事、演出停擺的時候,2020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如期舉辦,彰顯了我國疫情控制的有效與得力,也向世界展現了我們共克時艱的信心。
同時,燈光節宣布延期至12月1日,這也體現了廣州國際燈光節的吸引力和魅力。一位難求,市民所期,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廣州國際燈光節恰恰呼應了新的發展要求,對拉動內需、促進消費起到了正向作用。
談希冀
記者:在十年這個特殊節點,您認為廣州國際燈光節要再上新臺階,應該從哪些地方發力?
謝少波:我認為,廣州國際燈光節發展至今日,需要在作品征集、創新、設計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確保每屆都有三件以上原創大型作品;二是要開發立體式、高科技作品和互動性作品,作品要充分融入前沿技術,體現前瞻性和智慧性,例如魔幻全息投影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從而打造新的數字化,信息化的產業新生態鏈;三是要有魄力讓作品引領世界,起碼要成為國內其它城市的輻射源,形成梯級結構;四是建議在呈現精彩的燈光作品的同時,增強對燈光作品的管理,做好展示布局、游覽路線、疏導路線的策劃等。
此外,我認為,管理者也要重視燈光節邊際效應的問題。邊際效應是一個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的術語,我注意到,在廣州景觀照明提升剛完成時,動態演繹觀賞區域人山人海,游人如織,有些還是從國內其它城市特意來廣州感受夜景的。但作為管理者應該了解“邊際效益遞減率”的客觀存在,在社會知覺的首因效應發揮至頂點之后,要通過不斷的創意來抵消情感體驗的遞減率,做到未雨綢繆。
記者:在十周年之際,您對廣州國際燈光節有著什么樣的期待和寄語?
謝少波:城市,以文化論輸贏。秦牧以一篇《花城》讓廣州得一雅稱,楊朔寫《荔枝蜜》讓從化的荔枝在世人心中留名。我認為,未來要把廣州國際燈光節打造得更加立體,讓這張廣州名片流傳得更加長久,可以從立體式傳播入手,組織力量創作一篇散文、一首詩、一曲廣東音樂、一曲交響樂、一首主題曲,將“五個一”傳播下去,將廣州國際燈光節這張名片打造得更加富有影響力。
廣州這座創新之城,造就了廣州國際燈光節,造就了光芒璀璨的夜景。祝愿廣州國際燈光節越辦越好,讓廣州的夜晚成為光藝術的交響樂,成為廣州遞給世界的立體名片。